登录 注册 010-67091556 zwsp5041@126.com
400-800-8000 yangchu@163.com
央厨丨前沿视点
“中央厨房”串起扬州富民产业链 4500户家庭齐奔小康
发布日期:2019-07-14 来源:原创 访问量:1296

       冶春茶社,扬州一块响当当的“老字号”招牌,自建店以来,一直遵循着菜品门店自制的传统。2016年4月,冶春“中央厨房”应运而生。3年来,这家“中央厨房”不仅负责冶春各个门店的菜品配送,其生产的包子、豆浆、粥品等产品还广泛进入高铁站、超市、电商平台销售,直接或间接带动扬州周边农民增收。


       一个“中央厨房”,串联起约4500户家庭齐奔小康。它是如何做成“绿色厨房”“放心厨房”的?一条“生产线”又是如何串联起一条“富民产业链”的?近日,记者现场感受这个现代“中央厨房”,其一整套严苛的除菌流程,产业链中的富民规模,可追溯的源头品质保障,让人惊呼“颠覆了我们对食品深加工企业的传统想象”。
严苛的“中央厨房”,进生产车间仿佛进“科学实验室”
       大运河畔,物港路10号。远远看到一幢楼上竖着16个大字:扬州冶春食品生产配送股份有限公司。这里,是冶春的“中央厨房”。
       进入“中央厨房”,并不容易。冶春公司总经理助理柏宝松告诉记者,任何人要进入生产车间,都需要“过四关”。
       首先,换服装。任何人都不能穿自己的衣服进生产车间,都得在车间门口换上工作服。套上“白大褂”,柏宝松叮嘱:“帽子也要戴上。”
       接着,消毒。进入一间屋子,接受紫外线消毒。然后进入洗吹室,把鞋子彻底消毒。
       紧接着,到洗吹室隔壁的洗手池洗手。“所有进入生产车间的人员,必须要先洗手。”柏宝松说。
     “前段的消毒程序,各家食品企业都差不多,但装有‘酒精门禁’的不多。”柏宝松指着门口的酒精瓶说,进入车间的人员,洗完手后还需用酒精擦拭手,门禁系统在“闻”到酒精后,才会自动打开。
       一系列程序让人感慨:进生产车间仿佛进“科学实验室”。
有序的“中央厨房”,每一道工序“术业有专攻”
       随着“嘀”一声,生产车间大门缓缓打开,一股浓郁的菜香、肉香扑鼻而来。流水生产线上,穿着白大褂的工人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。
     “我们这里设有菜肴成品、半成品生产线,包子生产线,豆浆、粥品生产线,全程温度控制,严格划分洁净区。”生产一部部长王向连介绍说,每一道生产线上的工人都各司其职,可谓“术业有专攻”。
       在蔬菜流水线上,记者看到工人们被分成了若干个工序小组,大家分工协作,紧密配合。部分工人们戴着手套忙着洗菜,洗干净的蔬菜被分给切菜工人。随后,切好的蔬菜被送入炒菜组,由大厨负责炒菜。
       不仅各道工序间分工协作、紧密配合,不同的生产线之间也有分工有协作。“包子生产线上,工人生产包子皮,馅心由菜肴成品生产线提供。”生产二部部长沈建坤说,包子生产成形后,会被迅速送入冷库保存。
     “在‘中央厨房’生产车间,不同生产线有不同的温度控制。”沈建坤打趣说,“在包子车间,你像一下子掉进了冰箱,而炒菜车间又热火朝天。进入不同生产车间,能感受到四季变换。”
富民的“中央厨房”,带动约4500户田头车间就业
       有这么一组数据,能够佐证冶春“中央厨房”的惊人“肚量”:每天消耗食品原料18吨、果蔬10吨、肉禽5吨,熟食、馅料15吨。大量原材料消耗的背后,串联起约4500户家庭齐奔小康。“冶春‘中央厨房’投产后,直接吸纳周边农户近500人就业,年工资福利发放超2000万元。”柏宝松说。
       除直接吸纳农民进厂就业外,食材基地的建设,还间接带动了高邮、仪征、邗江、宝应以及浙江等地种植养殖业。初步估算,向冶春“中央厨房”供应各类农产品原料的农户多达4000户。
       宝应县渔场村的螃蟹养殖户王老板,是受益的农户之一。他告诉记者,散买散卖,螃蟹的养殖规模提升不起来。只有找到需求稳定的大客户,才能保证规模化生产。后来,通过村里的“牵线搭桥”,养殖户们搭上了冶春“中央厨房”的“快车”,冶春通过定价、定量、定期采购,每年向渔场村采购150万元的宝应湖大闸蟹,保障了渔民的利益。
放心的“中央厨房”,采购农产品原料要抽样、检土
       冶春“中央厨房”项目采用“产品+服务”商业模式,形成了“冶春餐饮”“冶春小吃”“冶春团餐”“冶春高铁”“冶春食品”“冶春礼盒”“冶春商超”等多个产品系和市场系。目前,“中央厨房”开通了“扬子荟”线上商城,进入12306、天猫、京东等,并已布点武汉高铁及北京物美超市等。
       品种多,市场广,不能不关注冶春的原材料。它的原材料以全球化、源头化采购,将触角伸向海外,将质量控制前延到种植养殖环节。要想成为冶春“中央厨房”的原料供应商,如同进入生产车间,需要“闯关”。
      “首先,要过我们的检测关。”食品检验组主管卞迁说,公司建有实验室,对照国家标准,对送检样品进行各类检测。检测合格,准供应商们才能拿到“入场券”。
       有了“入场券”是不是就成了指定供应商了?别高兴得太早!
     “我们建立了原材料安全和质量源头追溯机制,要到田头去,对农产品的生长环境进行检测。”卞迁说,公司会安排专业检测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抽检送检样品产地的水、土壤等环境指标。一切合格后,准供应商才会“转正”。
     “进口关严,产品出厂关更严。”现场品控组主管冯超介绍,“所有产品要经过抗生素、微生物的检测,经过一轮‘品控体系闭环’检测,我们才能放心地把食品投向全国市场。”
(来源:澎湃 扬州发布记者 嵇长青 朱轩卿 陈云飞
见习记者 郑宇彤 通讯员 黄睿